在廢妻懷孕前,為了支撐跳舞多年半殘的身體,向有健身教練資格的哈什樂請益,瘋狂在運動中心臥推到忘我境界,此間數位朋友還跑來加入我健人行列,發生了以下平凡又充滿肌情的生活小插曲。
被巨巨教練誤會的插曲
一晚帶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廢妻重訓,正在槓鈴深蹲的小弟,驚覺背後關注的視線,是全健身中心最壯的教練(手臂跟我大腿一樣粗),露出無害微笑找我攀談。
教練比哈什樂還巨約1.5倍
教練比出大拇指微笑:「你深蹲姿勢非常標準,想必有努力用心地鍛鍊喔!」
我受寵若驚:「真的嗎?謝謝教練!!」
教練繼續微笑說:「是啊,中心的駐點教練們都在注意你。」
教練看我有所誤解:「我們發現你不只一個人在練,還有蠻常找人一起來練。」
我不解地說:「咦...?是啊,我今天跟我老婆一起來...」
教練微笑但語氣嚴肅地說:「不,我們觀察你很久了,你帶很多人分別來中心噢。當然,大家都能喜歡健身是件好事...」
我開始意識到教練找我攀談另有原因...
教練繼續笑著說:「大家都熱愛健身,是做為教練最開心的事。但我得鄭重提醒你運動中心的政策,曾有使用者因姿勢不當受傷向中心求償,事實上是因私人教練錯誤所導致,因此中心絕對禁止任何私人教練課程,我想你也知道,每間健身房都是禁止私人教練,我希望跟你清楚溝通這件事情。」
我非常迷惑:「我確實有教我老婆動作,這根本不算私人教練吧?」
教練收起微笑略顯不悅:「家人一起運動當然是好事,但我是指你這幾週不斷帶人來重訓,我要再向你重複聲明,這裡是禁止私人教練的,如果再有下次,我們就會將你列入黑名單,禁止你進入中心!」
教練皮笑肉不笑的嚴肅指控,我每句解釋似乎都讓他快壓抑不住憤怒,絲毫沒有讓我辯解的空間,僅僅是單方面的警告與聲明;我看著走來關心的廢妻,心想繼續使用位置方便、器材充足且價格便宜的運動中心,恐怕比澄清自己更為重要,於是點頭表示接受警告,結束這段莫名其妙的公示送達。
全身各部分負重最大值為一片槓片的廢妻
社會化 or 黑化?
警告事件已逾半年,小弟我都單獨前往重訓;直至朋友V相約做健自己,才道出這段往事
年長卻還是熱血中年的V,反應激烈地說:「你竟然在被警告的當下,放棄為自己解釋,直接跳到只想繼續在這重訓的結論!感覺你心裏有某一大部分已經壞掉了,似乎是種對組織、結構,還有社會的無奈與失望。」
經此一問,小弟我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壞掉了,認真回想若回溯到當時,究竟有哪些選擇:
1.強烈表達自己沒教課,繼續於運動中心重訓
2.強烈表達自己沒教課,不再於運動中心重訓
3.接受來自教練的警告,繼續於運動中心重訓
4.接受來自教練的警告,不再於運動中心重訓
顯然我選擇了第三項做為答案
接受警告等於間接承認自己在私人教練,可是我接受警告,除了只想繼續在這重訓,也因為教練擺明沒有要接受解釋,甚至可預見多做解釋只會激起更強烈的衝突,導致不可能繼續在運動中心重訓,如此這般,放棄捍衛自己的名譽還是代表內心某部分已經壞掉了嗎?
「過程比結果重要」,是過去學生時代重要的價值,藉著體驗、學習與感受,成為求學階段最重要的成長基礎;然而,畢業後出了社會,同事、主管或周遭他人,看待結果更重於過程,「結果論」才是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基準。
羅馬哲學家皇帝奧理略的著作,博客來不用出門就可以買到噢!
羅馬帝國皇帝奧理略(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)的思想著作沉思錄如此說:「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;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,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」,字面上係指吾人應安於現狀,因上帝給我們的試探,無非是人所能受的(哥前10:13)。
小弟我覺得,反言之若不願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,更不該安於身上的事,應不讓欲強加事物於己身的人,誤認安於現狀是我們的本性。
確實如友人V所說,我自己內心有某種程度,早已被現實打磨的平整光滑,故當機立斷選擇選項3默認教練的警告,據以延續繼續重訓的可能,因為我只是想當個健人啊!為此退讓之後,難道就真的會無限上綱、步步將自己的良知給捨棄嗎?
我的初心是強健體魄,其實真的不想練太壯
小弟將這不斷來回,自我認知的正反合思辨論戰,與廢妻分享
只獲廢妻冷冷回應:「講這麼多廢話,你只是想炫耀自己被當成私人教練吧!」
誒...真的耶,淦!
更多小弟我覺得